央廣網北京10月14日消息(記者張喬雪 柴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受內外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調整,上證綜指在本周重新回到了2600點下方位置。而在上市公司股價下跌的連鎖反應中,股權質押風險近期備受關注。由此引發的流動性問題讓很多原本經營正常、甚至蒸蒸日上的民營上市公司大股東們輾轉反側、夜不能眠。對此,昨天有媒體報道稱,為盡快幫助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危機,深圳市政府近日出臺了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
措施中,深圳市創新地提出“建立上市公司債權融資支持機制”和“設立優質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專項基金”,安排數百億的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通過股債組合拳方式,多渠道構建風險共濟機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有媒體報道稱,首批將有超過20家企業獲得基金支持。
據了解,深圳此番出臺的措施按照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進行,方式包括過橋貸款、委托貸款、債權收購、股權收購等,向上市公司或實際控制人提供流動性支持,以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率過高可能導致的連鎖風險。
有總部位于深圳的上市公司相關人士透露,措施具體分為債權方式和股權方式兩種:“一個是做債,一個是做股。做債的就相當于你把券商手上的票,質押給國資委下面的投資公司,然后短時間內就不需要你大面積的補倉。做股的話,這個基金也不尋求控股,就是階段性的解決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問題,然后利用國有的資源聯合上市公司一起再把產業做大。”
有媒體報道稱,目前深圳高新投、鯤鵬基金等深圳國資平臺已經在與首批獲“馳援”企業協商具體事宜。而這個被稱作“風險共濟”基金的舉動刷爆財經朋友圈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深圳政府援手伸向的是上市公司的民營大股東。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季曉雋指出,政府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僅保護了當地民營企業,避免企業被強制平倉后引發的一系列負面反應,同時也保護了市場信心和稅收穩定。
季曉雋分析,從上市公司來講,股權質押隨著股票的下跌,質押比例大的公司面臨平倉風險。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講,萬一出現平倉,可能會出現連鎖反應,一旦倒塌,對證券市場,對上市公司本身,對銀行,對市場都會產生一系列影響。如果上市公司被平倉,將會喪失對企業的實際控制,因為上市公司需要對股權的控制,因為他對自己企業的生產最熟悉最了解,如果實際控制權轉給其他方面,可能會給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這個措施有保護企業、行業的作用。
從市場信心角度來說,相關措施會對重拾信心起到支援,大家看到的不但是價格變穩定,也能看到政府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反映出政府的形象和定位,讓企業和上市公司感覺到,關鍵時刻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而且這個措施對民企、中小型企業、創業板起到扶持作用。同時對深圳的稅收起到利好作用, 保護了企業,也就使政府的稅收起到保障。起到多贏的目的。
近兩年,股權質押這種融資方式越來越受到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器重,但隨著滬深股市的持續調整,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過高導致的平倉風險也就隨之而來。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市場機制來自由的釋放風險,目前,深圳市政府是首個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出手“救助”本地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問題的。
有報道稱,目前首批獲救助的逾20家企業已經確定。但也有相關人員否認這一名單,外界也并未看到具體名單。那么,深圳市政府選擇救助企業時會遵循哪些標準?哪類企業在此輪救援中可能獲益最大?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猜測,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對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有益的企業可能將最先受益。
董登新認為,這種政策性的股權融資、帶有援助性的基金,會側重于對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有幫助的一些企業,或者是相應的一些項目。如果大股東出于自身融資的需要,當然更主要的是出于實際經濟發展的需要來融資的話,可能在這方面會得到政策性的基金的援助,這里面可能還需要按照產業政策目錄,會有一定的篩選的標準。
而據了解,雖然今年時有爆倉事件發生,但A股整體質押風險仍屬可控。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12日,滬深兩市公司質押股數合計6361.86億股,市場質押股數占總股本的9.93%,不到一成。
深交所12日也披露,目前深市場內質押平均履約保障比例超過200%。二級市場違約處置金額較為穩定,僅占日均成交金額萬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