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央廣網

      寧夏人這六十年

      2018-09-21 07:5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銀川9月21日消息(記者柴安東 許新霞 徐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綜合實力迅速增加,民生福祉明顯改善,初步奠定了“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

        1958年冬天里的一聲火車汽笛,改變了工人王德連的命運。他從東部省份來到寧夏,從“零”開始創業。王德連說:“我們來的時候,石嘴山就沒有多少本地人,都是外地人,全國各地啥口音都有,都是來支援寧夏的。那個廠子當時就是一片曠野,啥都沒有。”

        這一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為響應黨中央支援大西北建設的號召,他從河北省張家口市煤機廠來到石嘴山籌建礦務局機修廠,成為寧夏工業的第一代建設者。他們的汗水,伴隨著寧夏優質的無煙煤催生了自治區第一度電、第一噸鋼鐵,寧夏工業經濟實現了零的突破。

        2008年,石嘴山的礦機聲稀了,成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寧夏資源型經濟的路子走到了頭。

        2015年,一條路改變了寧夏共享集團青年工人張超的命運。他離開了黑乎乎的舊廠房,進入馬路南邊的現代化新廠房上班,使用鑄造3D技術打印模具。他說:“在北邊的時候,要面對的是大量體力勞動,環境也是很差的。南邊的工廠我來上班,是干干凈凈的。”

        科技創新讓寧夏工業經濟實現了一個個“零”的突破,寧夏人開始認識到,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

        李進勇剛開始搞養殖的時候,他所在的六盤山區固原市楊河村生態還很惡劣,生活還很貧困。

        如今的六盤山,山上有林,林下草深。黨的十九大以來,寧夏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實施精準扶貧,到去年底,寧夏貧困人口已從七年前的100多萬減少到不到2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5.5%下降到6%,貧困地區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不到4200元增長到8300多元。

        銀川市鎮北堡鎮團結村的回族農民楊德明和漢族農民馬永剛,20多年前分別從貧困山區移民搬遷到這里。因為常在一起打工,就湊成了一對合作掙錢的“黃金搭檔”。這對回漢兄弟剛搬遷來時都很窮,現在兩家的年收入都在十幾萬元。黨的十八大之后的這幾年,寧夏人得到的實惠最多。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012年的不到兩萬元和七千元增加到去年的接近三萬元和一萬多元。

        寧夏,這個680萬人口、面積6萬多平方公里的小省區,已經變成了一個讓創業者心儀、旅游者向往的生態花園、旅游勝地。來自美國的護理學博士唐娜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說:“這里的文化、美食、歷史,還有這里的人都很棒,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很美,一切都這么讓人著迷。我喜歡這里,我愛寧夏。”

      編輯: 昌朋淼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2.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3.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久久亚洲日韩理论AⅤ片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 综合色在线97se | 婷婷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五月综合基地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