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7月30日消息(記者周益帆 實習記者尹希寧)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每年夏天的啤酒節,是山東青島最富盛名的旅游項目之一。今年的啤酒節已于7月20日開幕,將持續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青島將迎來接待游客的高峰期。
但是近日,有消費者向中國之聲反映,在機場、酒店以及一些旅游景點打車,會被司機拉到推薦的飯店吃飯。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出租車司機與多家飯店達成合作,以啤酒來自青島啤酒一廠、食材新鮮、口味好等各種推薦理由,拉客進店,提成高達30%。
云霄路、啤酒街、劈柴院,是青島比較火爆的三條美食街。啤酒街因為青島啤酒廠坐落在此而得名。這條710米長的街道上,左右分布著超過50家飯店。顧客以外地游客為主。一位本地的出租車司機說,賺錢就靠夏季三個月。
司機:你怎么跑那地方吃飯,啤酒街沒個不宰,離它遠點,別上里面。啤酒街他就開三個月,你要那個氣氛,一個人平均二、三百塊錢。司機推薦就有提成拉過去。
記者:怎么給提成啊?他怎么知道這個人是他帶過去的呢?
司機:你下車眼神什么的多了。
在啤酒街,記者隨機找了幾位顧客,一桌剛從王姐燒烤出來的游客說,是在酒店被出租車司機拉過來的。“第一次過來,我以為就六七百元左右,跟我說一千多元,挺貴的。”
在青島流亭機場的出租車等候區,記者以外地游客身份隨機上了一輛出租車。司機說:“我覺得你應該是第一次來,啤酒、燒烤、海鮮,王姐燒烤挺不錯的。它開了好幾家連鎖店。我們青島啤酒分好幾個檔次,有的店雖然靠著啤酒廠,但是沒有內部關系,原漿、純生的在這個季節進不到貨。我只能給你推薦王姐,她關系硬一點,能拿到真的原漿啤酒,別的地方我就不敢肯定。”
車開至啤酒街王姐燒烤之后,立刻有身著黑色T恤的服務員走到出租車前,出租車也不急著離開,看顧客走進店內才慢慢開走。記者粗略統計,當晚8點50分到9點10分,短短20分鐘內,“王姐燒烤”店門口陸續停靠了9輛出租車,平均2分鐘來一輛。一位了解內情的出租車司機說:“他們有專門的人負責在門口接待。比如我拉你們去了,就記住我車牌號,然后坐沒坐下,坐在哪,都給你記下來。很少有人進去看一圈就走了。”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云霄路美食街。一家名為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餐廳前,也陸續有出租車送客前往。剛從這家餐廳出來的顧客說:“這地方是剛剛那司機說的,但是我覺得,一般,挺貴的。我們三個人要了一點,三百多元。”
一位出租車司機說,這家餐廳給拉客司機的回扣高達30%。“全單的,除了這些就是餐具,餐具這些不包括在內,發給我們消費賬單。他們菜的價位高,酒是38元,在他的店里就變成68元、88元,給我們提成的錢在菜里面加出來了。”
有消費者在7月初,在青島本地論壇發帖投訴過這家名為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飯店,其中提到“海蠣子肉裝在生蠔殼里賣28元一只,散啤充原漿68元一扎”,同時截圖中還有多位顧客的評論,表示是被出租車帶去的。
在今年六月末召開的青島全市消費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調度會議上,青島市工商局曾要求,對各類影響城市形象、擾亂消費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發現一起、懲處一起、曝光一起。那么,記者發現的出租車可能把外地游客拉到定點飯店,這些飯店還與司機有利益關系,虛高的飯菜價格實際上都由消費者買單,是偶發行為嗎?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查處的難度有多大?
在云霄路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門口,記者上了一輛剛剛送客至該酒店的出租車,雖然這位出租車司機十分警覺,將原本放置在儀表盤右側的手機,拿到左邊,但記者依然發現,他的手機微信剛剛領取了標注為“云霄路20號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好友發來的紅包。記者表示,要打車前往啤酒街吃飯,在行駛過程中,該出租車司機說:“那個啤酒廠一廠對面有一家挺不錯的,青島啤酒直供,跟別家一樣是吃飯的地方,只不過他啤酒比較好,他賣的是啤酒廠一廠的啤酒,青島最好喝的啤酒就是青島一廠。”
在到達目的地之后,同樣有酒店服務員走到車前,這位司機又打開了名字標注為“青島啤酒直供酒店”的微信。
一位青島本地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一些參與拉客的司機如前所述都與飯店單獨聯系,還有一些通過群聊溝通,有些群的人數甚至達到了五百人上限,甚至有一些出租車司機會打電話給飯店,要求主動合作。
司機:分錢就是單獨聯系,建立一個交流群,各種商家有各種商家的群體。
記者:你們就等于加入這個群就可以拉客人,在群里說?
司機:對。
記者:不在你們群里的話?
司機:沒有加也可以,比如你負責這個店,那個人單獨加你,也可以單獨發給你。
就在記者采訪期間,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還在給司機發送消息:“為了工作方便,以后報單、發米(發錢)早班晚班只用一個微信號,麻煩沒有微信的哥哥姐姐們必須添加一下,以免發錯,備注車號!”司機說,之前也有相關部門查過,但似乎這些檢查作用不大。“老西鎮這個店說‘特殊情況,暫停營業’,頂多過了兩三個小時,在群里發了個信息‘恢復正常’。”
這些拉客行為,有關部門不是不知情。早在2013年,就有游客就類似遭遇投訴至青島政務網,最終的答復是“駕駛員已經寫出事情經過,并稱自己只是將乘客拉到沙子口東姜吃海鮮的位置,該地有多處漁家宴,自己未與酒店合作。”
記者也撥打了青島市旅游局公布的投訴電話12345,希望對出租車與飯店的行為進行全面整治與規范,幾名工作人員均表示,提供具體車號才能處理,會將問題反映給運管部門。第二天,有自稱青島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回復:“出租車司機也不是都不好,個別出租車司機受利益驅動,推薦你到那些消費比較高的或者比較大的地方。你說的回扣我不知道。出租車上都有錄音,我只能給你提醒一下。”
2015年10月的大蝦事件,將青島的旅游行業置于風口浪尖,當時,青島市表示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有出租司機和飯店暗地聯系,拉客吃飯就有提成,網上此類聲音不在少數。就算不是普遍現象,恐怕也會對整個城市的旅游形象產生影響,究竟該怎么規范?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