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農村廣闊天地迎來了千載難逢、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當前,一個個鄉村正在蘇醒、一茬茬鄉親正在回歸、一片片鄉景正在蝶變、一處處鄉風正在改善。中國之聲推出系列報道《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今天推出第五篇《美麗鄉村的“面子”和“里子”》。
央廣網北京7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天剛亮,浙江省桐廬縣分水鎮新龍村的黨委書記葉洪波家就遭遇到一場讓他哭笑不得的“飛行事故”。據他描述,有很多鳥像野山雞一樣,撞在了玻璃上面,很多玻璃撞掉了。還有幾戶人家的玻璃也破了幾塊,都換掉了。
分水鎮
葉洪波的家是祖上留下的老房子,重新修繕后開起了眼下時髦的鄉村民宿。就在他著手更換玻璃時,有人卻阻止了他。
“玻璃在北京、上海、天津到處都可以看到,如果是整排稻草一弄,可以做幾層,推出來跟窗戶一樣,符合農村本土的味道,人家覺得這個是特色,是可以吸引人來的地方。”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吳松江的一番話,讓正在籌劃升級美麗鄉村建設的葉洪波陷入了沉思。
追尋鄉土的味道是中國人千年未變的頑強堅持。一年25億人次的龐大鄉村游規模,給了鄉村繁榮的希望,也給美麗鄉村建設帶來挑戰。
鄉村美不美,“面子”很重要。民居便是鄉村“面子”的代表。離新龍村不遠的富陽文村正進行著一場“鄉村城市化”的社會實驗。曾獲國際大獎的設計師王澍用了三年時間,在這里以灰、白、黃三種色調,用古法的磚瓦和木料,呈現他理想中靠山臨水的美麗鄉村。然而推出的24種“網紅”民居,一開始并不被村民們接受。
村民周群丹介紹,因為不知道造出來的是怎樣的房子,實不實用,又是怎樣的格局,有些老百姓不愿意。不過蓋好之后,很多人就后悔了。老區里停車不方便,車不能到家,而新區就不一樣了。而且新區環境干凈整潔,綠化做得好,村民們也想讓政府做第二期工程,繼續做下去。
富陽文村民宿外觀
富陽文村民宿內部
宜居不宜居,村民說了算。與文村這些因為“心里沒底”而錯失良機的村民不同,富春江邊東梓關村的46戶村民從一開始就參與到自己新家的設計中。東梓關村黨總支書記許時新指著一張當時座談會的照片說,他和設計團隊一起,通過問卷、面對面交流等形式,詳細了解了村民需要什么樣的房子、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真實需求。
富春江畔
富春江畔日落
東梓關
兩年時間,三次村民大會,80多次實地調研,無數次的反復修改,讓從未在農村生活過的設計師孟凡浩重新審視鄉村建筑的價值。
在他看來,之所以要去了解農民的生活方式,是因為如果不去了解其衣食住行及觀念,設計出來的房子他們不可能喜歡。現在的農民是新時代的農民,這種“新”就體現在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更迭。
改造之后的東梓關
美麗鄉村,不只是“建新房”的“形象工程”。在400公里外,合肥蜀山區正在江淮分水嶺上進行一場200平方公里的大范圍實驗——保留星羅棋布的自然村落、保護高低起伏的地形風貌、發掘青磚小瓦的江淮民居、發展江淮特色的農耕旅游。
蜀山區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區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蘇文安說,最終的目的是要讓村莊美麗、宜業宜居,能夠留住農民。他表示,要在保持鄉村原始風貌的同時,改善其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村莊的整治、綠化、美化,以及改水改廁等。通過這種建設,讓農民能夠留住,甚至讓一部分進城務工的人員返回。
設計師孟凡浩說,美麗鄉村要留住農民光有“顏值”還不夠,需要有生態、產業作支撐,需要城鄉融合發展。他認為:“產業怎么導入,清潔衛生、垃圾處理,醫療、教育,這些的配套都是一個系統工程。美麗鄉村,光是‘顏值’高是沒有用的,要讓里面的人有幸福感、有活力、有歸屬感。”
在富陽打工的朱勇杰帶著父母回到東梓關村經營起了一家民宿,他曬出的新居照片瞬間引爆朋友圈,成了游客必去的光顧地點。朱勇杰告訴記者,設備齊全的現代居家設施讓他完全沒有城市與鄉村的距離感,而保留了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小小天井院,卻讓他找到了兒時的記憶。
“一開始我還擔心,這個房子這么深會不會影響到采光,有了天井以后,前院后院貫通了,對于我而言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我理想的鄉村,我希望還會更好。”朱勇杰說。
東梓關建筑新貌
短評
鄉村是農民身有所憩、心有所寄、夢有所圓的地方,不光要把鄉村建得漂亮,還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服務、培育產業,讓農民生產生活更便利、生活更富裕,讓鄉村有“里”有“面”,有形有魂。這樣才能盛得下鄉愁、攏得住人心,美麗經濟、美麗生活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