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霏霏細雨,點點愁思,又是一年清明時。每逢這個時節,對故人的思念,就愈加悠遠綿長,人們通過各種形式慎終追遠、行孝敬哀。這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更蘊含著深刻的民族情懷和精神信仰。
不過該如何與故人作別?怎樣才是對天各一方的他們最好的敬重方式?在時間的流變中,清明這一傳統節日的內涵和外延正在慢慢發生著改變。中國之聲清明特別策劃《作別》第三篇:《見證,最后的作別》。
央廣網北京4月7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車麗)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遠處是蔚藍的大海,身邊是垂淚的親人。清明節前一晚,天津的一場春雪讓海河出海口的碼頭顯得格外冷清。沒有了平時的喧鬧,卻多了一份莊重。3000多人將乘坐面前的這艘海葬船,以骨灰撒海的形式安葬親人。
作為此次海葬的項目負責人,楊鵬不斷提醒前來的親友注意安全。他們有的相互擁抱、有的低頭不語、有的捂緊胸前的骨灰袋;這艘海葬船的名字叫“海之眠”。
現場司儀:海河是天津人的母親河,是天津人獨有的驕傲。她孕育了天津兒女,故而大海成為生命的搖籃……
在司儀肅穆的悼詞中,船艙的一角,一位老人白發蒼蒼,他將兩個黃色的骨灰袋兒緊緊地抱在胸前,沉默不語。他叫趙志剛,和家人一起送別自己已逝的父母。他說,父親是一名軍人,生前曾囑咐兒女,周恩來總理的骨灰就有一部分灑在天津的入海口,他要跟隨周總理的步伐。在父母過世十年后的今天,自己已到遲暮之年,特來兌現曾經的承諾。
趙志剛說:“我們家里有墓地,2008年我父親過世時就要求海葬,他們是追隨著周總理、鄧大姐,我說‘你給我們點時間吧’,去年我發現我體能不行了,趕緊完成他們的生前意愿。我以前不理解,現在理解了。”
骨灰撒海,沖破了“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1956年全國倡導火葬以來,老一輩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劉少奇、鄧穎超、鄧小平、陳慕華等同志的骨灰先后都撒入了大海,開辟了新中國海葬的先河。
天津自1990年起,開啟骨灰撒海業務。最初,全年只有一次海葬、安葬55位逝者,而如今全年29次出海、安葬3600多位逝者。春秋兩季,天津每個周末都會舉行骨灰撒海的儀式。徐強從事海葬服務工作十多年,他見證了民眾對海葬從拒絕接受到供不應求的全過程。據徐強介紹,現在參加活動的民眾,人確實是越來越多,他們也認可這種安葬方式,基本上是上半年報名,預定下半年的時間;如果下半年報名,基本上就是預定轉年清明節期間的時間。
沒有紙錢,只有鮮花。骨灰在花瓣的簇擁下融入大海,親屬們向骨灰撒去的方向訴說著哀思。過去,是親人手捧骨灰灑向大海,今年開始,天津使用了可降解的骨灰存放袋。徐強說,這樣既減少揚塵,又有充足的儀式感。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骨灰撒海,形返自然。天津在2014年出臺了《骨灰撒海基本服務實施辦法》,通過資金補貼的形式引導市民選擇這種綠色、文明、節地的安葬方式。近三十年來,天津骨灰撒海已累計18380具,節約土地資源超過1萬平米。楊鵬無疑海葬項目的見證者,他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有海的地方就有親人。“從以前這種對親人的形式化的祭奠,轉變為精神上對故人的一種哀思之情。以前祭奠的時候給親人放炮、燒紙,現在變成我們所提倡的一束鮮花祭親人,體現得更文明、更環保。”
自九十年代開始,我國天津、上海、青島等幾十個城市先后開啟海葬之路,這是節地生態葬中,嘗試時間最早的。然而在上海和青島等地,實行海葬近30年來,每年參與海葬的比例仍不足3%。
青島市殯葬管理所副所長田安峰表示,青島正通過對骨灰撒海等實行免費獎補政策,未來,青島將把大規模、定期的海葬活動改為常態化、小規模、個性化的海葬儀式。田安峰介紹:“以往海葬是春秋季一個周末的時間,一發幾十船,后來變成了常態化,既提高了標準,還減小了規模,而且會提供各種層次的海葬服務,也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滿足老百姓的不同需求。頻次是只要天氣合適每周都會有。”
目前,全國24個省份出臺了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具體實施意見。北京對選擇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居民免費提供安葬服務,并將免費項目延伸到遺體接運等殯儀服務。浙江省所有縣都出臺了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省級部署樹葬試點,溫嶺市、三門縣分別出臺政策,對承諾海葬、樹葬者將“逝后獎補”改為“生前享有”,這種做法開全國之先河。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表示,爭取到“十三五”末,實現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50%以上。“將骨灰安葬與植樹綠化生態保護結合起來,組織開展海葬、樹葬、花葬等公益生態葬活動,出臺相關激勵獎補措施,鼓勵群眾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當海葬船駛向碧波蕩漾的大海,隨著聲聲海浪和悠悠鳥鳴,海葬帶給人們的不止于祭奠,更有對生命的思考。殯葬作為一種從古到今流傳的儀式,是作別,也是紀念。現代,大力提倡新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在徐強看來,海葬服務工作讓他對生命多了更多體悟。徐強說,人來于自然,歸于自然,大海是孕育生命的源泉,回歸大海就是回到生命的起點。
從孕育生命的大海中來,到浩瀚無邊的大海中去,生命在某種意義上得到了新的延續。78歲的老人張誼步態緩慢地走到船舷邊,鬢角的銀發被海風吹拂,她手中的菊花飄落到海面。她和老伴生前相約,過世后海中繼續相伴。張誼說:“他沒去世之前我們就商量好了,不給國家造成麻煩,撒入大海,來看一看,走到這就像見到老伴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