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出現史上罕見快速下跌 催生產業資本密集舉牌潮
2015-08-24 08:17: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4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A股出現史上罕見快速下跌,催生產業資本密集舉牌潮,原因何在?
A股出現史上罕見的快速下跌,催生了A股史上同樣罕見的產業資本密集舉牌潮。所謂舉牌是指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或者是5%的整倍數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舉牌"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防止機構大戶操縱股價。
上周末,上市公司新世界公告國華人壽再度舉牌,這已經是本輪A股大跌以來“法人股大王”劉益謙舉牌的第七家公司。而中科招商舉牌公司更是高達15家之多。各路資本此時頻頻舉牌增持為哪般?頻頻舉牌伴隨著個別公司出現了“控制權爭奪”,面對這樣風口浪尖上的公司們,散戶投資者又值不值得去伸一手、炒一把呢?
今年流行一個網絡熱詞叫“有錢任性”,滬深股市里也有著這么一群“任性家伙”。上周末,新世界發布公告稱,公司8月20日收到劉益謙旗下國華人壽通知,8月19日至8月20日期間,國華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公司股票2658.99萬股,占總股本的5%。粗略計算,國華人壽此次耗資約為5.68億元。而這已經是國華人壽二度舉牌新世界了,它的持股比例也隨之上升到10%。
新世界還只是本輪“產業資本舉牌潮”的冰山一角。因為自6月A股快速下跌以來,有“法人股大王”之稱的劉益謙已經舉牌了七家公司。就在8月18日,華鑫股份、東湖高新兩家公司剛剛公告被他收入旗下,持股比例都是5%。
當然,劉益謙也不是全部,截至上周五,中科招商已經通過中科匯通舉牌15家上市公司,最新舉牌的公司為豐樂種業、寧波富邦和贊宇科技。
除了前面說的這兩位“土豪”,本輪股市大跌以來的舉牌方更不乏各路傳統產業資本,甚至超級散戶也接踵加入抄底直至舉牌的陣營。據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上周,兩市已經有51家公司被各方資本舉牌,涉及金額超過500億元。
照理說,股市跌跌不休,深套其中的小散戶們做夢都想著“回本兒跑路”。為什么這么多懷揣巨額現金、理論上講精明萬分的產業資本卻在此時一路“買買買”呢?一位產業資本負責人告訴記者,看好長期價值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為了一個“殼”字。
負責人:上市公司某種意義上來講有種“殼資源”的價值吧。市場很低迷時,殼資源的成本,也就是控股權的成本相對低廉,這樣的話,一些沒有渠道進入上市公司序列的公司會有一些成本考慮吧,或者說商業機會,這是一個核心的東西。這個核心的東西對于國內股市來講,更多的東西,因為他原來是核準制嘛,他的殼資源的價值隨著IPO的開禁與解閘也有一定關系,這是一個比較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現象。
其實,產業資本集中入場,持有多數上市公司股本比例并不高,目前看公告舉牌的大多持股比例都在5%-10%之間,并且多數宣稱是看好公司長期價值,為獲得投資收益。這至少從側面證明一件事,更為專業的產業資本看好這些公司的長期價值,逢低介入了。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這顯然意味著一個信號——“買”。
私募基金經理韓愈:特別是帶有PE背景的產業資本的舉牌,那可能有助于很多實體經濟的發展。因為很簡單,比如中科匯通,它舉牌了15家公司,他的老總明確說,我在未來要通過舉牌30-50家的上市公司,形成一個產業集群,把我在PE投資的諸多項目進行產業整合,非常有助于以PE投資為主的投資機構,通過孵化PE投資企業,實現退出。
回顧近年來的幾次產業資本增持潮,往往都發生在市場極度低迷、人氣渙散之時。比如2011年年底滬指首次跌破2132點,短短兩個月內有超200億元產業資本入市增持。而在2012年市場跌破2000點之時,以銀行為代表的藍籌股也發生過數額比較大的增持。今年的增持潮大背景則是6月中旬以來罕見的股市大跌。
某產業資本負責人認為,從過往經驗看,參與舉牌潮投資的機構和個人多數回報都不錯。
某產業資本負責人:原因在于,實際上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組,不管是成熟市場也好還是新興市場也好,都是比較常規的現象。資本市場的特點就是優勝劣汰,所以說好的公司會受到大家的追捧,還是有一種很爛的公司,他的經營難以為繼了,這時新的大股東,新的產業資本相中他,就出現烏雞變鳳凰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往往帶來二級市場股價的翻番。
不過,投資這個事情是聰明人在博弈,“溫柔的陷阱”和真正的寶石看上去一樣樣地璀璨。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特別是本輪A股下跌過程中產業資本增持規模和范圍巨大,不排除個別操縱股價的嫌疑,散戶投資者要特別小心。
業內人士:今年上半年有大量產業資本,甚至上市公司參與了二級市場,股價下跌后,他們想要股價上揚的那種欲望非常強,而且這一次的下跌又是那么慘烈。到了這個時候,產業資本當然是個利好,但量少了一點。
在小心“操縱陷阱”的同時,產業資本增持潮還有另一些需要投資者們謹慎的目標公司,就是那些被舉牌者“野蠻敲門”,搞得董事會里雞犬不寧的公司。比如最近第一、二大股東正激烈爭奪董事會控制權的新華百貨,二股東一上位就提議召開股東大會罷免現任董事。而被中科招商、國華人壽雙雙舉牌的國農科技也遭遇了董事會議案被舉牌雙方聯合否決的命運。業內人士認為,對于這類公司散戶投資者需要相對謹慎。
業內:新的大股東和原來的大股東之間,也許在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上面產業領域方面會產生一種大的新聞和事件,但這里頭的核心是,對公司的未來是不是有好的作用?如果出現非常大的之爭,同時又長時間得不到解決,這樣反而有可能實際上損害了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一輪大跌過后走到今天,各類“抄底概念股”:證金類的、匯金類的、社保類的、產業資本舉牌類的,可以說各路資金關注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資本各有各的追求,而散戶投資者們呢?不妨依據自己的判斷把這些公司們打個包排個序,也許當行情再起來的時候,可以更淡定一些。
編輯:朱琪
關鍵詞:A股;產業資本
2015-08-19 09:35:00
2015-08-19 08:03:00
2015-08-12 15: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