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把中國打造成為冰雪運動新目的地、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奔著一個個目標,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如火如荼地推進著。
26日,北京冬奧村居住區全面完工,交付北京冬奧組委使用。北京冬奧村分為居住區和運行區兩部分,運行區已于5月31日完工。居住區的交付標志著冬奧村全面進入奧運時間。作為賽時各國運動員的家,北京冬奧村的建筑有哪些特色,又如何體現“綠色辦奧”理念?
北京冬奧村位于奧體中心南側,總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由20棟住宅組成。從空中俯瞰,這是一個傳統的三進院落。這個設計,在突出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外也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北投集團北京冬奧村項目經理屈晨介紹,賽時,北京冬奧村的居住區將為各國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住宿、餐飲、醫療等保障服務;賽后,將很快轉換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人才配租。而運行區主要為代表團注冊、辦公、安保、禮賓等功能。“在冬奧會期間為官員和運動員提供2338張床位,在冬奧會期間提供1040張床位,在賽后將作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對符合首都4個功能定位的高端人才進行配租。”屈晨說。
從外觀看,北京冬奧村的樓體幕墻呈現出石材、玻璃、鋁板拼接的效果。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冬季奧運村人才公租房項目經理張學生介紹:“首二層是石材幕墻,標準層二層以上有玻璃幕墻和鋁板幕墻,整個幕墻從深化設計到加工過程,我們采用閉幕技術優化設計,進行排版、精細加工,確保工程質量。”
秉承“綠色辦奧”理念,北京冬奧村在設計上引入了“健康建筑”WELL金級認證標準,為運動員營造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具體來說,冬奧村的用水,采用多級水質凈化裝置,為居住者提供干凈的生活用水和直飲水。降噪方面,衛生間采用了同層排水系統,杜絕了多層排水所產生的噪聲,同時防止病菌的傳播,保證賽時運動員能夠有良好的休憩環境。為了打造“會呼吸”的居所,每個居室建立了獨立新風系統,在室外建立小型氣象站,對PM2.5、PM10、溫度及相對濕度等參數進行測量。此次北京冬奧村通過合理的朝向、保溫隔熱以及節能散熱系統等,讓房屋內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可以達到舒適的溫度和濕度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提升宜居體驗。整個建筑節能比率可達82%,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2.4噸。
說到冬奧村,事實上北京冬奧會期間會有三個區域,第一個是上述提到的坐落在北京市城區北四環內的北京冬奧村,此外還有落戶在延慶小海坨山下的延慶冬奧村以及建在張家口崇禮太子城的張家口冬奧村。這三個建筑各有什么特色?
坐落在北京城區、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的三個冬奧村的建筑風格都展現出了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北京冬奧村是三進的院落,而延慶、張家口冬奧村則采用了低層高密度的山村式建筑布局。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延慶場館建設處處長劉利峰介紹:“延慶冬奧村是按照中國北方山村設計理念,以組團的形式散落在山林之間,建設內容包括6個運動員組團和1個公共組團。賽時其將為參加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這兩個項目的運動員、教練員和隨隊官員提供生活和居住服務。”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場館主任林晉文介紹,為了體現以運動員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延慶賽區冬奧村還在位置設計上最大程度上便利了運動員的通行。“冬奧村到雪車雪橇中心,一共就700米的距離,有便捷的通道,減少運動員的消耗。”
張家口冬奧村的規劃設計也是結合了北方山地民居特色,共10個組團31棟樓,每個組團由三四棟小樓圍成一個院落,賽時可提供房間1668間,總床位2737個。賽后,延慶和張家口冬奧村將作為休閑度假酒店向社會開放,實現冬奧資產的可利用、可經營、可持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