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6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關于做好蛋殼公寓租客穩定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物業不得通過停水、停電等方式驅趕相關蛋殼租戶。

  盡管11月16日蛋殼公寓官方微博發布“我們沒有破產,也不會跑路”,但是11月以來,已有成都、西安、重慶、武漢、深圳等地相繼發文規范住房租賃市場,一些地方今年以來已發布多個文件,應對住房租賃市場亂象。

  近年來,“長租公寓”模式因“省心”備受青睞,房屋業主可將閑置不住的房屋交給中介公司管理經營,每月房租按時打到房主賬戶上。租戶可以拎包入住,房租便宜,甚至可以享受所謂的“免首月房租”的待遇。可是,一旦中介平臺出了問題,往往引發同是受害者的租戶和房屋業主的糾紛。租戶和業主該如何維權?業主也就是房東,是攆租戶還是告平臺?

  連日來,多地蛋殼公寓租戶在微博、微信、論壇貼吧上講述自己的遭遇,有的說,出差回來發現租住的房屋門鎖被換,房東稱沒收到租金要求租戶立即搬離;有的說,已經被停水、停電、停氣,無法正常生活,只能搬離;有的說,根本不知道蛋殼公寓具體在哪里辦公,而網上解決遲遲得不到答復;還有的為自己簽了一年以上的“租金貸”而憂心,因為即使被房東趕出來,仍要向借貸方微眾銀行償還貸款,否則影響征信。

  “我們這邊停水了,就是因為蛋殼公寓沒有交水電費、物業費。錢我們已經給蛋殼公寓了,但是蛋殼公寓沒有給他們(房東)。就想著如果原房東驅趕,我們只能搬走了,因為找不到蛋殼公寓的人,我們也不知道蛋殼公寓的公司在哪里,管家也離職了。”有租戶說。

  11月2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出《關于做好蛋殼公寓租客穩定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對已與蛋殼公寓簽訂租賃合同、尚處于租賃期限內且已足額支付租金的租戶,不得通過停水、停電、停氣等方式驅趕,激化矛盾,應引導各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分析:“橋歸橋,路歸路。要解決房東、房客和平臺之間的三角法律糾紛,還是要運用法律思維和法治方式。法律是有溫度的,對于那些已經和長租公寓平臺簽署了有效合法的租賃合同,也已經如期交納了租金的房客,而且房客也不知道平臺沒有把欠繳房東的租金交給房東,那么,租客的權利一定要受到嚴格的法律保護。”

  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三角法律關系中,房屋業主也就是房東,也是受害者,房子交給平臺去經營,卻不能如期收到房租,難道不能換個租戶?自己的房子自己做不了主嗎?專家強調,房東應該告平臺,而不是去與同是受害者的租戶發生沖突。

  “房東作為受害方,作為守約方,有權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追究互聯網平臺公司的民事責任,包括違約責任,有多少損失,有權利主張多少損失。另外,如果有的平臺企業陷入了資不抵債的境地,甚至到了需要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階段,那么,廣大房東依法享有的權利也可以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有權按照破產法的規定申報債權,在破產案件中打折受償。”劉俊海說。

  劉俊海認為,蛋殼公寓等長租公寓應該直面出現的問題,積極履行法律義務。他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平臺稱沒有宣告破產,也沒有請求進入破產,甚至總公司狀態還不錯。那么,平臺企業對于不管是房東還是房租的權利,都要100%全單照收,該承擔違約責任的要勇于擔當,該履行合同義務的要及時履行合同義務,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市場的尊重和消費者的信任。否則,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

  2018年起,一些長租公寓運營商以高出市場價30%到40%的價格囤房,再降價出租,敢這樣做是因為默認大城市的房租每年上漲5%到10%。而現實是,一方面,房屋租賃市場價格近兩年趨穩并略有下降;另一方面,“二房東”模式下的盲目擴張加劇了惡性競爭。“借雞生蛋”勢必增加了經營的風險等級,應該從政策層面要求企業有一定比例的自有資本。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分析:“從邏輯上講,現在發生的事情遲早是要發生的,很多配套的制度沒有跟上。現在很多長租公寓企業不是用自有的資本,而是借錢或者用租賃貸的方式籌集資金運營的,應該要有和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資金儲備。”

  今年9月7日,住建部就《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要加強監管租金、押金使用等經營情況。在租金收取與管理中存在“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違規經營行為的企業,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實踐中,一些地方要求把長租公寓租金存入監管賬戶,這些探索有望使長租企業借用各種“金融玩法”騙取租金“跑路”問題得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