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相信大家都看過哈利·波特電影里貓頭鷹送信的場景,可以說是“人在家中坐,信從天上來”,而最近一條新聞卻讓這樣的場景距離我們越來越近。

  當地時間8月31日,美國亞馬遜公司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批準,可以運營其Prime Air配送無人機,成為繼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和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之后,全美第三家獲準運營無人機送貨的公司。巨頭們紛紛進軍無人機領域,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們?

  去年8月,亞馬遜向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提交了測試送貨無人機的申請書,表示前期送貨將集中在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且包裹的重量將在5磅或以下。

  亞馬遜表示已經經過了嚴格的培訓并提交了詳細的證據,以證明其無人機送貨操作是安全可靠的,將使用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認證,開始測試客戶交互服務,目標是30分鐘送達。

  其實早在2013年,亞馬遜就推出了Prime Air業務,將無人機引入物流領域。但在當時這個新的概念還是讓不少人感到疑惑。其中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曾公開表示:“通過無人機運送物品,我得說,杰夫·貝索斯(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很樂觀,甚至過于樂觀了,不過有這樣的夢想倒還不錯。”

  而美國民眾也疑惑叢生,華盛頓居民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新奇的想法,不過沒法確定到底能不能成型,我是說如果貨物特別貴重但是扔到了別人的頭上,或者送到了鄰居家怎么辦?”

  事實上,亞馬遜并不是唯一嗅到其中商機的公司。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在去年四月獲得了在美首個無人機商品配送許可。除了科技巨頭外,相關初創公司,比如Flirtey,也已經進行了相關測試。

  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徐勇表示,企業紛紛在無人機領域探索,是因為目前無人機配送屬于行業頂端技術,代表行業技術力量的最高水平。徐勇說:“無人機配送對快遞行業來說是一個頂端的技術,也是一個新的配送方式,可以解決一些邊遠地區、一些特殊地區的情況。”

  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對外賣、物流配送的運輸效率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利用無人機進行配送,以突破地面運輸的限制。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在物資運輸壓力劇增、無接觸配送需求暴發的背景下,無人機展現出的靈活、便捷、安全、高效等配送價值令人矚目。

  除了國外公司在無人機領域不斷探索之外,中國公司也不甘落后,順豐在2012年就已經提出了其無人機配送計劃,并于2018年獲得了國內首張航空運營許可證。此外,京東也進行了相關建設,2017年在西安航天基地建立京東全球無人系統產業中心。中國郵政也已經成功完成了水陸兩棲無人機試飛。蘇寧、菜鳥等物流企業也在該領域紛紛布局。無人機配送相比傳統配送方式優勢在哪?其中存在哪些發展瓶頸?

  旋翼輕輕轉動,產生向上的推力,隨著一陣“嗡嗡”聲,無人機垂直向上升起,“夾抱”物品輕盈劃過系統預設的一段距離。這樣的場景在我國一些山區地區已經實現。

  目前,無人機在我國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兩類,一種是多旋翼小型無人機用于末端配送,另一種則是載重更大、參與物流運輸的大型無人機。

  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凌云飛告訴記者,與我們生活更為貼近的其實是多旋翼小型無人機,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短距離快速配送,相比汽車運輸,無人機可以去任何沒有道路存在的地方。凌云飛表示,農村、山區地區地勢復雜、快遞訂單密度相對較低,采用無人機配送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送效率。凌云飛說:“一個快遞員開車四五十公里,但是只送了兩單快遞,這個成本是比較高的,而且對快遞員來說,車輛的油費相對于城市地區成本是比較高的,時效方面也會比較差。因為山區的道路一般比較曲折,直線距離跟道路實際距離來看,一般成倍數關系,如果無人機在這些地方應用,它就可以飛直線距離。”

  據艾瑞咨詢,2019年人工智能+物流的市場規模為15.9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接近百億。其中配送環節的市場規模為1.9億元,預計到2024年超過10億元。這一系列數字都顯示出目前無人機領域充滿了想象力。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美國的亞馬遜還是中國的企業,都面臨著商用難的問題。而之所以難,首先是因為無人機面臨一定的技術瓶頸。

  凌云飛表示,從行業平均水平來看,多旋翼小型無人機目前的載重大概是3-8公斤不等,飛行的距離是10-25公里不等。隨著包裹量的增多、包裹自重的加大,為了滿足需求,無人機換代升級將帶來成本的提高及較高的起降條件。凌云飛說:“大部分快遞的件量還有均重是逐步在增加的,如果突破8公斤、25公里的上限,其實無人機的成本會有一個大幅的提高,無人機的安全性以及無人機對起降條件的要求都會大幅提升。多旋翼(小型無人機)它可以做到垂直起降,一般情況下要有一個相對比較開闊的空間,上方不能有大樹、高壓線,或者比較高的樓房。(起降場地)半徑10米是一個比較安全的距離。”

  如果說技術的瓶頸可以通過研發的推進而解決,那么對于無人機來說,真正的挑戰在于監管環境。從我國的政策方面來看,我國低空領域還沒放開,現在只是局部試點,無人機物流暫時還未能大面積展開。凌云飛表示,根據民航局相關規定無人機使用需要實名登記,同時進行航線申請,在飛行前需提前備案。“在申請空域的時候,首先要求的是不能在軍區劃定的禁飛空域的上空,不能靠近航線,也不能在機場附近,盡量要遠離高鐵站,不能在高壓線附近,還不能在人口密集區域的上方。所以這些限制條件決定了目前在城市地區大范圍應用還是有一些限制的。”

  可以說無人機物流在我國還處于商業測試階段,尚未真正運行。徐勇告訴記者:“結合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中西部地區未來是有發展空間的。我們現在主要瓶頸是應用場景的問題,在城市、在現有的情況下,(無人機物流)可能還是不太適用,一是效率低,二是安全性,這是一個大事。如果使用無人機,我們操作不當會引起很多交通事故,引發一些其他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