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九大,為中國發展標注了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這一宣示,正化為全國人民的實際行動,成為新時代的中國氣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專欄《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帶您聆聽新時代的中國聲音。
央廣網東莞12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上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時代的中國經濟,有哪些新氣象、新作為?
東莞,這座以制造業著稱的城市,三年前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機器換人”計劃,它不僅推動東莞制造業邁向智能制造,更提升了城市的創新能力。得益于“機器換人”政策,東莞市機器人企業實現爆發式增長,從當年的30多家增長到100多家,正是他們,助力東莞眾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型。
過了下班時間,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測試車間,基礎研究部工程師劉佳林終于等到了匆匆歸來的董事長吳豐禮。
吳豐禮:不好意思,吃飯了沒有?
劉佳林:沒有,我在等你。
吳豐禮:這次臺灣陶博士過來了,2.0的版本怎么樣?
劉佳林:現在跟第一版相比,它在程序架構和算法上有很大提升。
拓斯達直角坐標機器人出廠前經過嚴格的可靠性測試
吳豐禮是珠三角最早接觸“機器換人”的那批人。2007年,80后的吳豐禮用50萬元啟動資金,不到20個人的初創團隊,創立了這家叫拓斯達的公司,為企業提供工業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那時的東莞,還被人們自豪地稱為“世界工廠”,面對前來推廣“自動化”理念的吳豐禮,沒有幾個人動心。吳豐禮說,那時真是嘴皮磨破,鞋底磨穿,“當時我去一家企業推廣自動化時,他大概聽了十分鐘,跟我講一句話,‘知道我為什么來中國投資嗎?因為人工便宜,管理費用便宜’。”
2007年創業,2008年遇上金融危機。好不容易發展的一個客戶倒閉了,連帶著吳豐禮的拓斯達也陷入困境。可也正是在這困境中,孕育了轉機。隨著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高端制造業回流,東南亞勞動力更為廉價獲得比較優勢,加上國內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吳豐禮終于迎來機器人行業首個爆發式增長,“不需要跟任何人講投資回報率,從前是我要客戶,現在是客戶自己需要。從要我買轉變成我要買。”
根據客戶需求采用先進部件生產研發的拓斯達機器人
2014年,拓斯達收入規模突破2億元,入選福布斯“中國非上市企業潛力100強”。如今,作為行業領軍者,拓斯達的主攻目標是市場痛點:小微企業的“機器換人”。
吳豐禮表示:“我們提出一年回本的自動化,引入金融方式,比如三年融資租賃,如此一來,設備一買進場就可以賺錢。”
吳豐禮說,大量使用自動化機械來代替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訂單規模大而且必須是穩定的長單。“機器換人”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長,許多小微企業規模太小,兩到三年已經是他們所能承受的投資回報期的極限。為此,拓斯達的目標是為客戶做一年回本的自動化。
年產能約8000臺的拓斯達直角坐標機器人車間
除此之外,“機器換人”后最缺的是管機器的人。目前東莞很多機器人企業都和吳豐禮一樣,為客戶提供“包教包會”的服務,“因為所有的機器人最終都要由人來操控,原先一線流水線的操作工,有可能就提升其為操作機器人的工程師。”
自主控制系統,結構設計,先進運動差補算法的拓斯達六軸機器人
今年2月9日,拓斯達在深交所敲鐘上市,成為廣東省首家創業板上市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在吳豐禮看來,自己小企業的十年成長,恰恰折射中國智能制造的十年嬗變,“我們希望通過技術提升,能夠把人們從危險的、對人體有傷害的、枯燥的環境中解放出來,去做一些更有靈性更有智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