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順手提著垃圾下樓,有幾人注意過自己把垃圾扔進了哪只桶?
拿北京來說,街頭的垃圾箱一般成對兒出現,一邊“可回收”,一邊“不可回收”。小區里的垃圾桶則成三或成四出現,“可回收”、“廚余”、“其他”和“有害”垃圾,看起來很專業。但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實在不算高,管它怎么分類,聊著天走著路,手里的礦泉水瓶能塞進垃圾桶的甭管哪邊,就算有公德心;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能準確把垃圾投進箱里,不破袋不拋灑,全小區的保潔都謝謝你。
廣州看不下去了。9月1日起,廣州市城管委將試點實施公共機構以及100個樣板小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首先要求居民生活垃圾從家里就開始分類。按照設計,未來廣州市民的生活垃圾不僅要做到干濕分離或者分可回收、不可回收,而且要更具體,細化到物品。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當我們抱怨空氣污濁、水流黑臭、垃圾圍城,我們是雪崩中每一片并不無辜的雪花。何況,會者不難,我愿意拿出每天被虛度的幾小時中的短短幾分鐘,學習垃圾分類、認真執行。推己及人,專家們研討時頻頻憂慮的公眾配合度并不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我第一時間想到的畫面是街頭垃圾清運工人的小三輪車,挨個垃圾桶傾倒,任你是一雙舊皮鞋還是一袋吃剩的外賣,最后都倒進三輪車的同一個肚子里;以及小區里每天早晨轟鳴的市政垃圾車,一溜各色垃圾箱,排隊送上同一輛車,在同一位置180度翻轉、倒個干凈。沒錯,以我視線所及,眼下所有為垃圾分類的努力,在進入垃圾車的一瞬間都灰飛煙滅。垃圾分類,止于垃圾被運走之前。
為科學處理垃圾、降低焚燒危害計,垃圾分類當然是必要的。比起民眾的意識進步和體力付出,運輸過程的無差別對待,才是分類體系中更大的硬傷。萬事開頭難,垃圾分類總要有個表率,這個“表率”,與其橫空推出100位信誓旦旦表態的市民,不如公布一個垃圾分類運輸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分批次、分類運輸,還是對垃圾車進行內部改造,這是發出環保疾呼前,主管部門早該做好的功課。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性的薄弱,也是施政者無法躲避的邏輯。城市管理部門對老百姓自覺性的擔心,老百姓可以想象;老百姓對城管部門辜負自己努力的擔心,城管部門卻未必看見。我愿分類,而你能否保證我沒有白白分類?或大或小的變革,總要有人邁出第一步,管理者當為天下先。(沈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