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1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共享單車給人們帶來出行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新問題,特別是亂停放給城市管理帶來考驗。近段時間以來,包括上海、北京都有意推進“電子圍欄”建設,如果用戶不將車停到規定區域,車輛就無法歸還,手機app將一直計價。
按照媒體報道,東城將在人流多、車流大、停車資源相對較少且有條件設置規范停放區的區域,施劃近600個非機動車規范停放區域。
在王府井步行街附近,記者看到,多個區域擺放“嚴禁停放各種車輛”的標志牌。
王府井步行街南口西側的大紗帽胡同內,就設置了幾處非機動車停車區,停車區域還將私人自行車停放點和共享單車停放點加以區分。
協管說:“對面黃衣服那兒,出租車那兒,是專門停共享單車的地方。”
記者看到,在不遠處的共享單車停車點,身穿有ofo、摩拜等單車企業標志的工作人員,正在做引導。
這位協管人員說,到6月份,“電子圍欄”將可能正式使用。現在正常鎖就行。
“電子圍欄”簡單理解就是圈出了一個個虛擬的停車框,用戶必須將車輛停在指定區域內,否則無法鎖車結束行程,一位引導停車的共享單車工作人員說:
錄音:每一個停車的地方都有管理人員,ofo、摩拜、小藍,設了電子圍欄你就不能停這兒了,因為解鎖解不了,比如說,你騎摩拜,到那個地方,比如那條街設電子圍欄了,你騎到圍欄里面,你結束不了騎行,信號發不出去,收費的時間繼續走,設電子圍欄了就干擾你啊。
這個設想,在一些用戶看來,對解決亂停放有好處。“稍微有點不方便,但是總比亂停好。”也有用戶認為:“規范管理,規范了都有好處,就跟停車一樣,規矩了對大家都好。”
但是,他們也提出來,希望劃分的區域能夠多一些,否則在人流量大的區域,停放車輛可能不夠用。“就是稍微有點遠。停車位置劃得好像不太好,電子圍欄最好能夠區域化,專門再劃一些區域。”
另外,“電子圍欄”解決亂停放的設想,可能還會面臨以下幾個考驗。
一個對停車區域硬件建設帶來考驗。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傳統公共自行車是靠幾百上千的樁,土建周期可能長達半年一年。以東西城為例,要覆蓋整個區域,意味著可能要數千甚至數萬的停車區,雖然是電子圍欄,但也要土建埋設,不太可能在幾天內完成。
二是在定位技術上對共享單車企業提出考驗。盡管一些企業表示正在配合政府推進電子圍欄工作,但是他們表示,衛星定位精度目前受很多因素制約,可能得輔以藍牙之類的技術,如果一個停車點的面積在幾百平方米,精度不高的話,意義不大。很可能出現,用戶已經到了制定停車區域,但是因為定位不夠精準,仍然無法停車。
三是對于市面上的機械鎖車輛來說,電子圍欄就沒有約束力。
Ofo一位負責車輛停放引導的工作人員說:“摩拜最典型,因為鎖是電子的,信號發不出去,就會繼續計價。ofo機械鎖無所謂,即使設電子圍欄對它也沒啥大影響。”
王府井附近的一位協管員表示,管不住也得管,第一次扣錢,第二次、第三次直接讓你押金都退不出來。
當然,電子圍欄是解決亂停放問題的一個新探索和嘗試,對于解決停放問題,除了企業更新技術、政府部門加快引導,用戶本身必須要有規矩意識,主動的將車停放在不影響公共交通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