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0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人社部、財政部、衛計委等四部門出臺了《關于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在上海、江蘇等11個省份的部分城市,以為期一年的時間,探索建立適應我國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在扣除成本、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穩步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
每周門診一百人、每年上手術兩百臺、主管住院患者400人次,這是北京某三甲醫院醫生李姝過去三年的工作量。然而,李姝坦言,大部分她這樣的年輕大夫,收入都不高,“比如上海,我同學的收入很低,一個月兩千塊錢的工資在上海可能不太夠的。”
2000元左右的工資,是全國大部分剛入職的醫生收入水平。事實上,我國整個醫生群體的平均收入較其他行業也相對靠后。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公立醫院職工年均工資性收入為8.9萬元,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僅為5.5萬元。醫生的收入,與教育程度、職業含金量、工作強度嚴重不匹配。
以北京為例,普通門診的掛號費用在10元左右,平均每個病人診療花費15分鐘;同樣的15分鐘,男士去理發店理發,則至少需要花30元。陽光收入上不去,讓部分醫生不得不訴諸“灰色收入”,導致以藥養醫的問題難以破解。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認為,《意見》中“逐步提高診療、護理、手術等醫療服務收入在醫院總收入中比例”的要求,提高技術性收入比例,不僅將鼓勵醫生深耕醫療業務,更將助力于“醫藥分開”。
莊一強表示,“醫生如果要收入1塊錢,從技術收入,直接拿1塊錢就好了。但如果從藥品那邊,中間環節多,醫生拿1塊錢,其實別人分了好多塊錢。如果提高醫生的技術含量,這樣會加強醫生的技術水平。提高陽光收入、同時打擊黑色收入,相信大部分醫生會愿意拿陽光收入。”
長期以來,“做醫生掙不到錢”的觀念,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選擇這個行業,甚至導致大量基層醫護人員流失。尤其兒科、外科等強度大、難度高的科室,人才匱乏更加嚴重。對此,《意見》特別提出,落實公立醫院薪酬的分配自主權。充分體現醫、護、藥等不同崗位差異,向關鍵和緊缺、高風險強度崗位,以及業務骨干、成績突出的醫務人員傾斜,避免大鍋飯。同時,嚴禁向科室和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
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鄭雪倩認為,將收入與崗位職責密切聯系,體現知識、技術價值的分配方式,將有效緩解部分領域醫務人才短缺的問題,“公立醫院是按照事業單位的工資標準來發放的,有一定的總額限制,即便有結余也會受到限制。要改變,醫院不能簡單的按科室的收入減去支出來分配。讓醫院可以在不同崗位設置不同指標,要按照多勞多得,解決高風險科室沒人去的問題。”
歸根結底,公立醫院還是要姓“公”。這意味著,在建立績效考核與收入分配機制時,必須實施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意見》要求,健全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將“工作量、服務質量、醫保政策執行情況”等因素納入公立醫院評價體系,與醫院的薪酬總量掛鉤。考核不合格的醫院,將被降低薪酬水平。對醫生的考核也將與薪酬掛鉤,考核指標則包括工作量、技術、醫德醫風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