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鄭澍 何偉奇 楊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三周年系列報道,7月12日播出《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成全球重要科技創新中心》。2020-07-1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光峰科技公司2006年創立于深圳,企業名稱“光峰”預示著這個團隊期待在激光技術領域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夢想。創始人李屹說,公司通過基礎創新,形成基礎專利,不僅讓激光顯示的成本達到數量級的降低,也得到國際業界的認可。

  李屹:我們這個專利被大量的引用,而且主要是國外的公司,像飛利浦、歐司朗、愛普森、卡西歐、松下這些公司引用,那么超過400次引用的專利數量其實很少。

  建設三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已經躋身世界最重要的科創中心之一。2019年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排名前10強的企業中,大灣區企業就占三個。創新,已經深深植入大灣區的基因。

  廣東省知識經濟發展促進會會長顧奇志表示,在大灣區,知識產權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并呈現出勢不可擋的趨勢。

  顧奇志: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總量已超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位列世界四大灣區之首。我們欣喜地看到,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上,這股創新力量,正在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也在大灣區加快推進,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運行,中科院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開工建設。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正在串珠成鏈。在深圳市光明區發展改革局局長汪雋看來,光明科學城就是其中的重要節點。

  汪雋:以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為主攻方向,以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為抓手,以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為保障,最后是要努力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科學城。

  與此同時,廣東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對接港澳科技創新資源,先后完成3批共10家省實驗室布局,與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港澳知名高校合作新建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曹達華表示,良好的區域協同效應正在大灣區逐漸生效。

  曹達華: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基礎設施合理化的流動和應用,一些創新的實驗室的建立、研究機構的設立等等,我們都在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當中形成一個協同的效應。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新活力持續激發,科技創新正成為高質量發展強有力的引擎,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邁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