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3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昨天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呈現增長更穩、結構更優、效益更好、更趨協調、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2019-07-03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上海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數據顯示,上海的GDP從30多億躍升到32700多億元,人均GDP從80美元增長到超過2萬美元,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上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逐步轉向國資、民資、外資“三足鼎立”,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從1978年的18%提高到了目前的70%左右。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表示,總體方案正在按程序報批中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將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以更大的力度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應勇:按照特殊經濟功能區這樣的定位,新片區要在探索實施投資與貿易便利化的同時,進行更加開放的政策與制度的創新與突破。同時,還要對標國際上的通行規則來探索更具競爭力的相關稅制安排。
目前,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五,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居世界城市首位,同時,上海高水平開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0多億美元。現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87家、外資研發中心448家,是我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表示,未來上海還將繼續引進更多大型項目,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馬春雷:今年下半年我們計劃開工建設的產業項目大概有220個,總投資量大概在2千億左右,這些項目都在有序推進過程中。
針對即將公布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應勇透露,上海將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提升上海的城市服務輻射能級,共推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