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積極探索生態扶貧 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2016-08-03 07:0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康維佳 岳旭輝 賀威通)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西積極探索生態扶貧、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統籌治山治水,協調增綠增收,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變成群眾增收脫貧的過程。16-08-0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早上六點半,永和縣聶家山村村民秦乃鎖開著自家的三輪車,去山上的玉米地里澆水鋤地,他家原來在山坡上的地,地勢不平,上山路陡,種地全靠蓄力,上不去的山地還要靠人背扛。
2010年開始,永和縣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山上經濟林栽植,山中間坡耕地改造、山下壩灘聯治,同時改善交通、水利等設施。秦乃鎖家的坡耕地成了梯田,不僅土地平整了,而且上山路方便了,也實現了機械化。雖然原來二百六十多畝的地現在減少成了二百畝,但是現在種植玉米的產量比原來提高一倍。
秦乃鎖:現在一畝地上千斤沒問題。
永和縣的小流域綜合治理總共改造了七萬五千畝土地,范圍覆蓋十二個村委,九千四百多人,基本上讓永和縣的五分之一農業人口受益。
綜合治理工程的工作人員徐勝才說:從原來的人耕到現在的機械化,效率提高了,收入增加了,老百姓出去打工了,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了,這里貧困戶占當地百分二十,廣種薄收,現在貧困人口就是百分之五左右。
在永和縣東南方向不遠處,養牛大縣蒲縣瞄準了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的構樹扶貧,構樹代替以前給牛吃的苜蓿飼料,當年種當年收割,可以收割十五年,每畝可產4-6噸飼料。
蒲縣扶貧辦黨支部書記劉克蒲說,今年縣里爭取到二百萬的構樹扶貧專項資金,用于補貼貧困農戶樹苗款,農戶邊養牛,邊種樹,比以前種玉米掙得多。
劉克蒲:種玉米的話,純收入也就五百多,構樹在這可以收三茬,一茬能放兩噸(飼料),三岔就六噸,一噸按四百塊錢算,三茬還二千四百塊錢,現在試點來說,貧困戶種了這個沒啥問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 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山西;生態扶貧
近日,由山西省本土企業自主創新建設的大健康電子商務平臺“優易購”成功上線。該電商平臺圍繞大健康重點的全品項消費、全方位體驗的新型“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
2016-08-02 11:51:00
近3個小時的培訓課時結束了,但太原南站的客運人員仍意猶未盡地圍著講課教授探討著“高鐵旅游營銷”的有關問題和方法。
2016-08-01 17:22:00
記者從山西省紀委監察廳了解到,今年以來,山西省紀委把推進扶貧領域正風反腐工作作為重點工作,緊盯突出問題,堅持挺紀在前,精準發力。
2016-08-01 17:0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