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15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6-05-15 07:00:00 來源:央廣網
河南葉縣西劉莊村創新扶貧金融支持 帶領農民脫貧致富
央廣網鄭州5月15日消息(記者辛如記 胡曉輝 李凡)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農村脫貧要靠產業帶動,產業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然而在很多地方,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卻無款可貸,僅靠撒胡椒面式的扶貧款很難從根本上脫貧。河南省葉縣西劉莊村創新性地提出了互助資金社的理念,在扶貧實踐中趟出一條新路子,實現了部分地區自我脫貧、示范富民、升級強民的三級跳。
西劉莊村互助資金社就設在村委的隔壁,在當地百姓眼里,這里可是他們的商業銀行。互助社里有50萬元的本金,貧困戶只要繳納100元到500元就能入社,每次可以從互助社得到最少2000、最多一萬的貸款。貧困戶李建國靠著循環借款搞起了養殖,家里的羊沒少過70只。
李建國:“效益也差不多,一年賺個三四萬塊錢,今年也把房子翻修了。”互助資金社雖小,仿照的可是銀行的標準。社員監督互助金使用,五戶擔保才能借款。李學軍從第三個月開始償還借款,一年分十次還清,貸款利息略低于銀行,利息四成算入互助金本金。
西劉莊村村支書劉隨申:“通過這50萬的發放,使互助社的本金增大了,再一個互助社的農民脫貧致富了。” 幾年下來,互助資金本金增加到了63萬,1210筆借款中沒出現一筆壞帳。互助資金社幫助西劉莊村民完成了脫貧的第一跳。辛店鎮劉文祥村看到甜頭,復制過去與專業合作社融合發展,果樹種植產業慢慢打出了名聲,富裕了一個鄉鎮,實現第二跳。從“模仿”到“超越”,如今互助資金合作社在辛店鎮已是村村開花,覆蓋全鎮3萬多畝的果樹,畝產利潤達到5000元以上。雖然西劉莊村還沒有完全脫貧,卻帶動全縣近萬戶貧困戶穩定脫貧、逐步脫貧。葉縣縣長徐延杰覺得互助社的路子走對了,今年還啟動了扶貧開發小額信貸項目,這一跳,把貸款數額提高到2萬至5萬元,而且無需抵押、無需擔保。
徐延杰:“使他們免息用這些錢,這就是提高了我們扶貧資金使用的水平,也是能夠使貧困戶在盡短的時間內,獲得質量比較高的脫貧效果。” 錢貸得多了,使用門檻兒比資金互助社提高了不少。新楊莊村里專門成立了授信和風險防控小組,對每個貧困戶的個人貸款記錄、社會品行、家庭勞動力占比、人均收入進行綜合打分,根據分數高低確定信用級別。
村支書陳愛民:“經黨員干部、群眾代表、信用社、縣里、鎮里,聯合評的星級,五星級最高五萬貸款,二星就是兩萬。”
葉縣拿出500萬元做為風險補償基金,給銀行吃了定心丸。農戶貸款全部由政府貼息,貸款風險也降到了最低。
河南省扶貧辦互助資金小額信貸辦公室主任陳仁輝:“西劉莊村的革命性意義在于內生的扶貧動力源源不斷。實現了扶貧項目的滾動發展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在此基礎上探索成長起來的扶貧小額信貸,又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可以說,這三跳,實現了精準扶貧,所以國務院扶貧辦要把它定為適合推廣、適合復制的葉縣模式。”
編輯:王進
關鍵詞:全文
2016-05-11 07:00:00
2016-05-08 07:00:00
2016-05-06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