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 新聞和報紙摘要簡訊
2014-07-04 07:0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國內簡訊:
全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及時組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昨天公布的6月份商務活動指數(PMI)受淡季影響,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55%的較高水平。專家認為,這顯示制造業回暖已經傳導到非制造業,市場活躍度依然較強,應警惕價格反彈。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惠農走基層活動昨天來到寧夏青銅峽市小壩鎮,為當地及周邊數千名農民群眾獻上了一場接地氣、精彩紛呈的演出。同行的醫療和農業科技專家還到醫院病房、田間地頭與農民群眾面對面交流,提供服務。
全國第一個縣級生態建設展館——豐寧防沙治沙展館日前落成。
《新聞和報紙摘要》媒體早讀:
《新京報》報道,成都24歲的大學生莫向松,身患白血病,為了籌得骨髓移植的費用,小莫帶領十幾名同學,在成都新希望大廈前下跪,想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借款100萬元。這一跪引起輿論熱議。同情者認為這是無奈之舉;反對者認為,這種指名借錢的行為,涉嫌“道德綁架”。對此,《法制日報》強調,自愿是慈善的前提,合理的訴求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不理性的尋善活動,終將阻礙行善的步伐。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評論,點名式慈善要不得:求生的本能下,不顧一切去抓救命稻草,其情可憫;然而,求生的欲望并不是肆意而為的理由,用道德綁架的方式進行強迫式慈善,并不合適。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用正義和愛心逼迫捐款,最大的危害是扭曲慈善精神。慈善的光輝在自覺,是施予者發自道德內省的一種高尚行為。施予發生時,困難者得到救助,施予者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如果是在強迫的情境下進行,捐獻者既無內省,也無主動的發心,凈化難以實現,高尚也無從談起。這樣的事多了,對慈善熱情是很大的傷害,是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阻礙。
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相關部門、企業和人員的流動及聯絡,使得跨三地工作和生活的群體日益龐大,三地間通話需求大增,但長途及漫游資費給三地的一體化進程帶來了一定影響。《京華時報》報道,京津冀三地的消費者協會,日前公開致函多個部委以及三大運營商,呼吁逐步降低直至取消京津冀地區長途及漫游通訊資費。《新華每日電訊》追問:評京津冀取消長途漫游費,真有那么難嗎: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語音業務所占收入比重日益降低,流量經營正在成為運營商爭奪市場的新高地。如果運營商不主動革新業務、為用戶送上實惠,遲早會被消費者所拋棄。無論從區域協同發展、維護消費者利益,還是電信運營商自身可持續發展看,取消長途、漫游費都是多贏之舉。我們期待,這一天早日成為現實。
編輯:劉千里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