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記者王楷)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環保部今天發布消息稱,自7月1日起組織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行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的環境執法檢查發現,一些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規模小、污染嚴重,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行為較為突出,增加了區域環境污染負荷,也給個別地區造成了嚴重環境污染。
環保部從27個省(區、市)抽調了420人組成60個檢查組,全面排查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一是檢查重點核查企業是否具備環評審批、環保驗收、排污許可等相關手續,嚴格對照環評審批等文件要求,檢查是否存在批建不符等行為。二是檢查企業是否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是否規范設置排污口,是否存在偷排、漏排行為,是否存在超標排放污染物的違法行為。三是檢查企業是否落實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方面的環境管理要求,是否存在轉讓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進口廢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從我國現在國情來說,有必要分階段、全方位停止從國外進口廢物。我們國家很多原料并不缺,進口很多原料是西方國家對我們轉嫁污染的方式。環保部的執法是按照國家的要求統一進行的,下一步有必要對一些重污染的進口的廢物加強相關的執法。
環保部表示,對檢查組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將下發督辦通知,對地方環保部門無正當理由不立案查處、執行不力、進展緩慢的,約談所在地市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對約談后仍拖延不辦的,啟動問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