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記者 阮修星 朱冠安)大運河畔,探尋文學經典之源;塔影婆娑,揭秘文化交融之美。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探索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創新路徑,探尋運河文化與中華文學瑰寶《紅樓夢》的文化淵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月17日,大運河文化講習所主題宣講活動在大運河國家5A級旅游景區,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筑群大成殿前廣場舉辦。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講師、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李遠達作為主講嘉賓,以“從四幅圖像看《紅樓夢》與運河文化”為主題,引領觀眾走進一段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李遠達作主題宣講(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大運河,這條流淌著千年文明的黃金水道,串聯起沿線的一座座城市,傳承歷史的文脈,也潤澤著當地百姓的生活。通州,這座位于大運河北端的城市,自金代起便以“通州”之名載入史冊,寓意著漕運通達四方。近年來,通州區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圍繞“文脈之帶”“生態之帶”“發展之帶”“民生之帶” 的建設要求,全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深化拓展“大運河文化+”系列品牌,全力煥活運河文化。如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拔節成長、蝶變重生,北京大運河森林公園、北京城市綠心公園、北京環球度假區、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與燃燈塔下的通州古城隔河相望,形成古今同輝、文脈連綿的城市新格局。

宣講會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不斷挖掘大運河文化精神內核、時代價值,探索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創新路徑,賡續中華文脈、推動文化繁榮,北京城市副中心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沉浸式宣講陣地——大運河文化講習所,聘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領域深耕多年,對運河歷史、文化遺產、人文風貌頗有建樹和研究的名人、專家、學者,組建“大運河文化講習所專家團”,生動講述通州古城、路縣故城、張家灣古鎮、漷縣古鎮、永樂店古城的歷史人文故事,全年舉辦線上線下12場月主題宣講和50場周互動體驗,對大運河文化進行系統性闡釋、多維度傳播和創造性發揚。

張家灣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自遼金以來因潞河通運和通惠河的開鑿而逐漸發展為水陸要津,古代漕運繁盛之時,從南方到來的運糧船浩浩蕩蕩地聚集在此處河面上的情景被稱為“萬舟駢集”,屬“通州八景”之一。在宣講中,李遠達通過四幅精心挑選的圖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紅樓夢》與大運河文化的緊密聯系,串聯起通州古城、張家灣古城、北運河與《紅樓夢》中的水韻河魂。

李遠達作主題宣講(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李遠達展示了明代張復的《水程圖·張家灣》,這幅圖不僅反映了明代大運河的繁榮景象,還揭示了張家灣作為京杭運河重要節點的歷史地位,為理解《紅樓夢》中頻繁出現的運河場景提供了歷史背景。他引用清代畫家孫溫的《紅樓夢畫冊》中的《黛玉進賈府》一圖,生動再現林黛玉沿運河北上進京的情景,展現運河在小說中作為人物命運轉折的重要舞臺。他還分析了孫溫所畫大觀園中的船圖像,以及兩版電視劇中寶玉室內的自行船圖像,這些圖像不僅豐富了小說的敘事空間,也深刻反映運河文化對《紅樓夢》創作的深遠影響。

現場觀眾回答問題(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李遠達結合四幅圖像與市民進行互動。市民劉先生表示,通過這次宣講活動,對大運河文化和《紅樓夢》之間的聯系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主題宣講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未來,大運河文化講習所將繼續舉辦更多精彩紛呈的主題宣講活動,述說運河故事、傳播運河文化,讓更多人了解運河、讀懂運河。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