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3月21日,北京市朝陽區小關街道舉辦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會議暨“共朝美好·關愛友+”黨建品牌矩陣發布會。會上發布“1+10+N”黨建品牌矩陣,“1”即街道整體黨建工作的1個黨建品牌,“10”是10個社區特色黨建品牌,“N”是各部門、各領域的特色黨建引領工作方法,提供了不斷拓展延伸的空間,實現以黨建品牌矩陣帶動街道整體黨建品牌水平提升。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從“門樓院社”四級自治體系到接訴即辦“三實三真”工作理念,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道路上,小關街道自覺融入朝陽區委、區政府“五宜”朝陽建設和“共朝美好”區級黨建品牌的目標要求,以“共朝美好·關愛友+”黨建品牌為旗幟,逐步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治理路徑。
傾聽群眾聲音,把“關”懷錨在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從引入新技術解決小關8棟樓防水難題,提前完成6個小區33棟樓房屋面、外墻修繕消除夏季滴漏困擾,到創新“全托管”模式電梯解決北桃園小區電梯更換難題;從多方助力惠新南里五號院南側砌墻、空間改造“舊貌換新顏”,到“吹哨報到”完成城建七小區全面電路更新解決用電隱患,小關街道持續聚焦居民關切,堅持黨建引領“三實三真”工作理念,發揮網格治理機制優勢和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平臺作用,強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真正做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增進民生福祉,讓“愛”在社區鄰里蔓延。面對轄區老年人占比較高的情況,小關街道一方面在保障生活質量上發力,積極推進地區養老照料中心升級為全市首批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持續優化養老助餐“1+3+N”模式,為轄區老人提供健康義診服務,打造“幸福+”民生品牌;另一方面在豐富精神生活上使勁,開展關愛文化節、社區鄰里節,舉辦趣味運動會、書法繪畫展覽等300余場,組織垃圾分類、便民理發等志愿服務,通過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共同慶祝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營造溫馨和諧的社區氛圍。“生活有質量、日常有陪伴,老年生活越來越快樂。”居民張阿姨說。
聚焦多元群體,擦亮全齡“友”好底色。小關街道始終關注“一老一小”等特殊群體,完善全齡友好服務體系。將地鐵出口閑置荒地優化提升為“微笑100”全齡友好公共空間,為居民提供高品質休憩場所;以高原街社區為試點開展“童盟匯”行動計劃打造兒童友好社區,助力兒童快樂成長;建設新就業群體友好多元場景,統籌地區資源建立“關新騎士”友好驛站實現社區全覆蓋,在小區、居民樓里安裝友好地圖和門牌指引,為新就業群體打造工作與生活的溫暖“港灣”。
抓牢經濟建設,“+”力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小關街道堅持“黨建+惠企”模式,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發布“惠企十條”,利用“服務包”機制深入走訪地區各類企業,細化科長包樓宇工作機制,為商務樓宇(園區)配備科級干部點對點對接服務,解決企業發展需求;積極組建企業聯盟,加大轄區單位資源聯動,協助引入優質企業,打造特色園區,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共朝美好·關愛友+”黨建品牌的引領下,小關街道將“關懷、愛護、友好”的理念注入各項工作中,精準為民服務,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小關街道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拓展黨建品牌的深度和廣度,探索‘+’力創新的無限可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地區高質量發展。”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