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安徽頻道5月18日消息(記者 張宣劍)5月18日下午,是第十屆中博會主館開門迎客的第二天。淮南館的二十四節氣郵局展臺前聚集了很多市民,一些熱愛集郵的中老年朋友,還有帶著孩子的父母紛紛圍繞在展臺旁,觀看和了解二十四節氣郵票。
2015年2月4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批準安徽省淮南市郵政公司成立了二十四節氣主題郵局,這是全國唯一的一家二十四節氣郵局。成立二十四節氣郵局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和保護二十四節氣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展臺旁觀看二十四節氣郵票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下個月就是兒子的生日,一直都在糾結送什么樣的生日禮物,看到這個二十四節氣的郵票后,覺得非常好,把它送給兒子當生日禮物,既有收藏價值,又能讓兒子學習到中國的傳統節氣,一舉兩得。”
“二十四節氣”,始于西周,出自《淮南子·天文訓》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提到淮南,人們第一個反應就是淮南王劉安還有豆腐。其實不僅僅是豆腐,西漢時,在淮南為王42年的劉安和門客們主持編纂《淮南子》,將“二十四節氣”收錄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完整的記載和傳承了“二十四節氣”。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二十四節氣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為依據,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相差約為15天。作為古代農事的天然法則,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農民的生產生活都以它為指導,來年是否能夠五谷豐登,很大程度依靠對節氣的熟練掌握和應用。
二十四節氣主題郵局的負責人陳煜在接受采訪時說到,“二十四節氣郵局的成立雖然立足于淮南,但我們不會把它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摟在懷里。二十四節氣是大家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凝結著華夏炎黃子孫的智慧,需要我們共同發展,共同傳承 。”
“現在不僅我們中國人,包括定居在國外的一些炎黃子孫和很多關心中國古文化的一些外國人,他們都在研究二十四節氣和《淮南子》這本書。兩三千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在使用二十四節氣,不管對農民還是對城市居民,二十節氣影響著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把它傳承好,保護好,讓在世界上愛好文學,愛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些人了解認識到二十四節氣。”
據了解,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二十四節氣和《淮南子》一系列的文化。淮南市二十四節氣主題郵局每個月都會舉行兩場的少兒講座,并現場發給每位孩子一枚郵票,告訴他們什么是郵票什么是“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