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賽豪實業、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和合肥九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科里科氣”科創驛站科大站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由三方共同打造的“AIFORMOLD”模具智能研究院將落地,用合肥的人工智能技術助力當地模具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躍升。

簽約儀式現場(蜀山區供圖)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被譽為“中國模具之都”,模具產量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模具產業是當地的龍頭產業。成立于1975年的浙江賽豪實業,從一把游標卡尺和一臺鉆床起步,依托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模具制造企業,為全球30余個汽車品牌提供工業制模。然而,當汽車的迭代周期已經從數年縮短至18個月,當模具開發精度逼近微米級,國產工業軟件亟待自主可控。站在行業的前沿,積累了大量產業資源的賽豪實業,面臨新的轉型升級挑戰。

賽豪實業的數智化轉型之問,在幾百公里外的合肥市蜀山區找到了答案。位于蜀山區的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里,有一群人正聚焦“人工智能+工業制造”領域,推進著人工智能驅動下的下一代工業軟件開發及應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展廳(蜀山區供圖)

“賽豪看中了我們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工業制造的優勢。”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宋艷枝說,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后,不僅能讓工業設計更方便,還能提高制造和檢測精度。“我本身學的不是工業設計專業,但通過人工智能的賦能,我可以通過自然語言的輸出方式,去做專業的工業設計。”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綜合管理部主任陳晨介紹,研究院基于九韶內核和PowerCAD軟件平臺研發的智能工業設計軟件可以輸入自然語言進行建模。

九韶智能科技產品應用(蜀山區供圖)

說幾句話、列幾個參數,對工業設計軟件口述需求,軟件不僅能自行設計建模、數字孿生仿真,還能感知實時數據,反饋修改意見,大幅度縮短模具開發的周期和成本。人工智能重構了模具設計生產全生命周期,讓非專業設計人員也能輕松參與工業設計。賽豪實業董事長虞偉炳感嘆道,“我們將可以打造‘會學習’的模具制造,大幅度縮短模具開發的周期和成本。”

當“模具之都”牽手“科創之都”的最新人工智能技術,一場全新的合作模式,在長三角制造業迅速生長。“AIFORMOLD”模具智能研究院正式落地,通過打造“龍頭企業+研究院+基地+基金”創新平臺,合作方將在垂直產業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加強場景和技術等合作,助力中國制造產業邁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詹偉偉 周瑩瑩 劉亞萍)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