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共資源交易實行統一集中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從源頭上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安徽省各地不斷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公共資源交易統一集中管理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典型的經驗和做法被稱為“合肥模式”,成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統一管理的“新樣本”。本文以“合肥模式”為例,對公共資源交易統一管理的做法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對公共資源交易統一集中管理的探析
李誠臣
主要做法
管理機制求突破。安徽省合肥市按照“一委一局一中心”的模式,構建決策、監管、操作三分離的招投標監督管理機制。“一委”即成立由市長任主任的招投標市場管理委員會,負責招投標工作的決策和組織領導:“一局”即管委會下設招投標監督管理局,負責對整個招投標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一中心”即招投標中心,下設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和土地出讓等業務部門,負責招投標項目的具體操作。
交易活動全覆蓋。合肥市2007年3月以政府令的形式,取消原來分散在各城區、開發區的招投標職能,明確要求各類招投標業務全部集中進場交易。按照政府令規定,依法必須招標的水利、交通等領域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及與項目有關的重要設備和材料的采購等全部納入招投標統一市場公開招標。省直、中央駐肥及民營投資項目等公共資源交易也可選擇進場集中交易。
行政執法重創新。將原隸屬全市不同部門、涉及招投標業務的114項執法權集中委托招投標監督管理局統一實施,解決了行政監督缺位、錯位的問題,擺脫了因體制和行政隸屬關系等對招投標公正性造成的影響。
強化監管靠制度。從市場管理、交易監督入手進行制度創新,制定出臺《招投標業務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制度規則,促進交易活動在陽光下運行。同時,建立不良記錄和曝光制度,加大監管力度,打擊招投標過程中的不法行為。2007年以來,清除不能正確履行職責的專家評委34名,受理投訴案件326件,記錄招投標相關方不良行為272條,對61家違規企業依法予以查處,并通過新聞媒體進行曝光。
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以信息化建設引領招投標工作,對現行的招投標監管方式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革和創新,以技管事、以機管人,減少人為因素,降低人情干擾,努力使陽光操作成為常態。開發統一門戶網站、開評標及公共區域的錄像監控、電子競價和電子評標以及專家抽取語音通知系統,研發專家庫、項目庫等數據應用系統,促使各類交易項目操作流程、信息發布、專家抽取、財務結算等關鍵業務環節統一規范運作。積極推進和實施招投標平臺電子化建設,實行網上報名、網上繳費、網上招投標,實現招投標項目通過網絡即時受理、即時審批、即時傳遞和無紙化作業,并具有實時監控和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有效提高了招投標工作的便捷度。設置電子監察功能,建立評標直播室,對評標現場情況進行同步直播,由市場各方主體對評標現場進行實時全程監督,確保陽光評標讓“招標人放心、中標人滿意、未中標人服氣”。
相關新聞